底下是我覺得比較有趣的線蟲。

索引

根瘤線蟲 (Meloidogyne Goeldi, 1887) Heteroderidae 科 鴕形線蟲 (Tylenchulus Cobb, 1913) Tylenchulidae 科 鞘線蟲 (Hemicycliophora de Man, 1921) Criconematidae 科 冠線蟲 (Hoplolaimus Daday, 1905) Hoplolaimidae 科 螺旋線蟲 (Scutellonema Andrassy, 1958) Hoplolaimidae 科

根瘤線蟲 (Meloidogyne Goeldi, 1887) Heteroderidae 科

(圖片說明) A雌成蟲 B雄蟲 C雄蟲前部 D雄蟲後部 E卵 F第四齡雄蟲 G第二齡幼蟲
雌雄體異形。雌成蟲洋梨形,頭部突出,口針纖細,節球不甚發達,陰門位於蟲體次末 端,肛門與陰門毗鄰。雌成蟲體壁甚薄,呈乳白色,卵排出後與膠質液混合而成卵(egg mass),附著於母體末端,雄蟲之頭部角皮化,有或無明顯之體環,口針強大,節球發達 ,無交接囊,惟具副刺。二齡幼蟲線狀,後部食道球甚長,與腸重疊於腹部,尾端體環 明顯。

鴕形線蟲 (Tylenchulus Cobb, 1913) Tylenchulidae 科

(圖片說明) A幼蟲 B雌蟲頭部侵入柑桔根組織 C雌蟲
雌雄異形。雌蟲頭頸部(包括頭、食道及腸之前端)受根組織之拘束,呈不規則之長袋 狀。裸露於根外之胴體肥大,似鴕鳥狀,故稱鴕形線蟲。頭部與解部之間無縊縮,角皮 化亦不明顯。口針短,節球圓球形。背部食道腺開口與口針節球之距離約等於一個口針 長。食道前方體長柱狀。中部食道球瓣甚大。後部食道球成囊狀,與腸重疊。單卵巢、 卵巢甚長,向前延伸並反轉,陰門橫裂。排泄孔位於蟲體後半部,惟距離尾端甚遠。雄 蟲之形與幼蟲相似,惟較短小,口針纖細而不發達,食道退化,無交接囊。 此屬雌蟲頭頸部侵入根組織,其餘胴體則裸露根外。產卵時,分泌膠質滂。兩者混合而 成卵塊,並粘著於尾端。膠質液之粘性甚大,故常有土粒附著。為柑桔類的重要病原。

鞘線蟲 (Hemicycliophora de Man, 1921) Criconematidae 科

(圖片說明) A雌蟲 B體前部 C雌蟲後部
固定後蟲體成弓形。蟲身帶有一齡期之角皮,故稱「鞘線蟲」。體環甚為明顯。頭部鈍 錐形具有輪紋。口針甚長,基部向後延伸,幾近中部食道球瓣,口針節球甚大,呈紡綞 形。狹細部甚短。後部食道球圓球狀至紡牟形,較食道之前半部為小。排泄孔靠近腸之 前端。雌蟲單卵巢。前後兩齡期之角皮在陰門重疊。肛門及直腸不明顯。尾端尖或圓錐 形。營根部外寄生。

冠線蟲 (Hoplolaimus Daday, 1905) Hoplolaimidae 科

(圖片說明) A雌蟲 B體前部 C體後部
蟲體壯大,體環明顯。頭部突出,高度角皮化,具縱紋,呈冠狀,故稱冠線蟲。口針強 大,口針節球具朝上之尖銳突起。中部食道球球形或卵圓形,其瓣狀物角皮化而明顯。 後部食道球與腸之前端略為重疊於背部。雙卵巢,陰門橫裂。雄蟲有交接囊及副刺,交 接囊包覆整個部。左右兩側尾腺口皆大,分別位於陰門之前後。尾端鈍圓,體環明顯。 存在於根圈土壤,為害根部。

螺旋線蟲 (Scutellonema Andrassy, 1958) Hoplolaimidae 科

(圖片說明) A雌蟲 B頭部與口針 C體前部 D陰門 E體後部
體形極似冠線蟲屬,但口唇較高,口針節球圓形,不具尖銳突起, 左腺口大型,位於肛 門附近。固定後蟲體呈螺旋形,俗稱螺旋線蟲。營根部寄生。
其實我還有一些想一起介紹的, (eg:根腐線蟲,腎形線蟲,環紋線蟲,葉芽線蟲,劍線 蟲跟針線蟲等等) ,不過時間上來不及整理完這麼多的線蟲,只有先整理出上面的部份。 或許以後有空會把剩下的部份也整理出來 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