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大資訊系三十週年特刊三秩熟成》極小品三篇 (趙坤茂) 2007年6月29日


來自天上的祝福

 

有位學生邀請我參加他的畢業論文口試。

我說:「很抱歉,我無法出席,因為口試時間正好與我出國開會的班機時刻相衝突。」

該生說:「沒關係,但請老師記得在『天上』祝福我喔!」

我雙掌合併:「阿彌陀佛,童言無忌,如果這架飛機被『download』的話,那我肯定就會在『天上』祝福你了!」


老教授的願望

 

年輕的小孟總是很羨慕下一階段的前輩們:高中時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、大學時希望能進入頂尖的研究所、研究所時希望能順利畢業、畢業後希望能找到穩定理想的大學教職。這些願望,在他全心投入的努力下,一一實現了。

不知不覺間,小孟已成為學術界重量級的老孟,自成一家之言。有一天,他突然驚覺職場上瑣事煩心,不禁慨嘆「身在江湖不由己」。於是,他開始盼望退休後閒雲野鶴的生活模式。

幾年後,老孟退休,他終於可以做自己了。最近,我們在一場聚會巧遇,我上前致意:「您德高望重,是大家的典範。」沒想到老孟竟然說:「唉!我這輩子雖然一帆風順,總能如願進入下一階段,然而,有時我真分不清年輕時的願望究竟是自己的,或是因別人期許而有的,可我卻為了這些願望,錯失了許多青春美好的風景。如今,我多麼希望能再年輕一次,好好地活出自己!」

這一次,老孟再怎麼努力,也無法如願了。


 

面對同樣一條河,學者們卻有百樣情。

體育學家認為,如果把大家都訓練成游泳高手,橋是不需要的。

文學家說,「形而上的橋」遠比「形而下的橋」重要。

社會學家闡述為了增進兩岸的交流,必須建構一座跨越這條河的橋。

數學家花了十年的時間,說:「啊哈!我終於證明『存在一座橋,可以跨越這條河』。」

計算理論專家花了二十年的時間,證明「除非上帝就是佛祖,不然人類不可能在一個月內造好一座跨越這條河的橋」。

演算法專家以四十年的光陰,設計了一個只用兩個月就可造好橋的方法,並說明如果上帝不是佛祖,這方法所花的時間,不會超過最快速造橋法的兩倍。

工程師二話不說,埋頭苦幹,以一年的時間,打造了一座很實用的橋。

 
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
 

三十年前,我們的師長用心打造了國內第一個以「資訊工程」為名的科系,讓有志於計算機科學的莘莘學子,有了一座可以跨越「資訊長河」的橋。三十年來,臺大資工已成為國內培育資訊人才最重要的搖籃。有了這座橋,那怕是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,我們都能安穩地穿梭於河東河西之間,從而孕育出資訊新文明。

 
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
 

謝謝邀稿的學術部同學,或許收到我這篇濫竽充數的文章,勝過這樣的回覆:「沒問題,給我三十年的時間,我寫一篇最棒的文章給你。」那樣的文章,只好留到我們創系六十週年時用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