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14日 聯合報 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

氾濫成災的垃圾詐騙訊息

趙坤茂

在這訊息爆炸的時代,手機簡訊、社群媒體訊息和電子郵件等資訊,已如洪水氾濫成災,天天都是汛期。我們日理萬訊,從早到晚忙碌得像螞蟻一般,一刻也閒不下來。

讓人傷腦筋的是,這些訊息除了來自親友及公務的聯繫外,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雜訊:好康分享的活動資訊、廣告促銷、財經投資…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路不明的垃圾詐騙訊息。接收者如何分辨可真煞費苦心,倘若一時分心,還可能就受騙上當。

垃圾詐騙訊息利用我們的貪嗔癡,將上鉤者的七情六慾,轉化成悽慘遭遇,大家都得當心。當我們收到主旨為「你中獎了」、「信用卡代辦」、「低利貸款」、「驗證你的雲端帳號」、「快遞待領通知」、「你有一筆退款」、「大筆遺產等待繼承」、「信用卡付款錯誤」、「不明消費發票」、「信箱已滿」等訊息時,一定要提高警覺,以免暴露個資和損失財物。

如今,不肖之徒可能透過駭入某些機構的資訊系統,掌握了我們的動態足跡,讓人防不勝防。他們可以針對剛剛發生的事件,適時寄出一則要求立即回應的訊息,接收者很可能在那種巧設情境下信以為真而上鉤。例如,當你在網路購物平台下單後,立即收到刷卡有誤的簡訊,會不會心慌點選歹徒設下的連結陷阱呢?又如,當你得知所搭乘的班機延誤時,若馬上收到該航空公司的補償簡訊,你是否會點選回饋連結呢?

垃圾詐騙訊息的另一種招式是運用文海戰術,在短時間內連發數十則,讓人砍到手軟!筆者前陣子在山區活動,有兩天無法使用電子郵件,回到平地時打開信箱,竟然有數百封信件等待處理。傻眼之際,也只好一封一封慢慢砍,最後留下真正需要讀取的信件不到廿封。其實,我們可以藉由系統偵測或自訂規則自動篩選垃圾郵件,但如果電子郵件收發系統防禦機制不佳,或自訂規則不夠縝密,許多垃圾郵件就成為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漏網之魚。

猶記若干年前,家家戶戶的信箱若不及時收信,往往被廣告傳單和信函所塞爆。因此,很多人都養成從信箱拿到廣告資料時,直接資源回收,這種習慣國內外皆然。日前紐約市政單位寄發問卷調查給廿多萬戶家庭,隨函附上五美元現鈔,以鼓勵大家填寫回覆。孰料,許多家戶收到後,竟然直接丟掉,誤將黃金變垃圾。

撰寫本文的同時,筆者又分心刪除了數十則垃圾詐騙訊息。這些沒事來敲門的訊渣,真叫人難以招架。我們也只能阿Q一下,將這些垃圾訊息視為替我們時時測試網路順暢度的小小黃金。同時,我們也可藉由日理萬訊的灑掃庭除,練就一番「物來則應,垃圾詐騙訊息直接刪除,一切過去不留」的豁達心胸。

【2023/8/14 聯合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