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0月11日 聯合報 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

量子電腦是計算武林的未來盟主嗎?

趙坤茂

十月一日,IonQ在紐約證交所以SPAC(特殊目的收購公司)模式上市,成為首家公開發行的量子電腦公司。IonQ上市後第一周市值蒸發了約20%,顯示市場對量子電腦的願景仍舊存疑。無論如何,IonQ的成功上市,已豎立了量子計算領域在商業上的里程碑。

傳統電腦的基本單位是位元,儲存著01,而量子電腦的基本單位是量子位元,以疊加態並存01,且同群的量子位元間,可在任意距離相互糾纏,使得量子位元的威力可隨著位元數增加而呈現指數成長,具備同步平行處理資料的潛能。

自七○年代起,科學界已醞釀利用量子特性加速運算的想法。四十年前,費曼認為傳統電腦無法模擬複雜的量子現象,提議建造量子電腦,以量子本身的潛質來模擬,開啟了量子計算領域的拓荒熱潮。量子電腦的研發,無論是硬體實現或理論推導都極具挑戰性,故目前量子計算解法多數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,必須等到未來通用性的量子電腦問世後才能派上用場。

十年前推出的D-Wave One是最早期的商用量子電腦,但它的計算速度仍可被傳統電腦所抗衡。兩年前,Google設計的Sycamore,以53個量子位元對應了253次方(約一萬兆)維度的量子狀態,可在兩百秒完成某特定任務,而該任務若用彼時最快的超級電腦,必須一萬年才能達成,此乃人類首次見證量子霸權(quantum supremacy)的實現。IBM反駁說超級電腦其實可在兩天半就做到,即使如此也和量子電腦差了千倍以上。另一方面,研發量子電腦「九章」的中國科大團隊近年屢創新猷,美中兩大強權互別苗頭,競爭相當激烈。

量子電腦的穩定與保真都困難重重,除了絕對零度與室溫間的巨大溫差外,還有就是誤差的控制。十月初,《自然》期刊線上出版了IonQ團隊在容錯方面的研發成果,它可修正量子位元的錯誤,代價是額外使用一些量子位元來偵測。雖然作法與傳統電腦截然不同,但有些概念是相通的,例如若要修正一步的錯誤,則任兩串合格編碼間的距離至少為三步,當走錯一步時,就能以離它最近的唯一合格編碼修正之。

量子電腦將來會全方位取代傳統電腦嗎?個人認為不會。這景象不會如同汽車那樣全面淘汰馬車,比較像是飛機問世後,雖然成為遠途旅行的最佳選項,但汽車還是照跑,貨輪依舊航行。如今,量子計算的萊特兄弟試飛剛剛完成,在特定的應用面上,展翅高飛的日子已指年可待。

【2021/10/11 聯合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