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25日 聯合報 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

免費試用真開心 付費訂閱要小心

趙坤茂

因作業需求,小明在平板上免費試用一套文書軟體,非常容易上手,而且相當實用。當使用到某些進階功能時,該軟體顯示必須付費訂閱才行得通,其訂閱年費折合台幣約五百元。

由於作業繳交期限在即,小明選擇付費訂閱該軟體,並順利在進階功能的輔助下完成作業。其後,小明因再也無需使用該文書軟體,就淡忘了訂閱事宜。直到前陣子,收到一封下年度年費扣款成功的簡訊,才驚覺自己尚未取消訂閱。

小明對自己的後知後覺相當懊惱,筆者告訴他類似事件經常發生,務必在第一時間趕緊詢問能否退訂和退費。所幸那家軟體公司並非無良業者,收件後馬上就退費給小明。

該文書軟體本是一次性買斷的軟體,在三年前改為訂閱模式,要求使用者每年繳交年費。當年改制時曾遭老客戶群起抗議,最後不得不退讓一步,將原先購買的使用者列為經典用戶,讓他們可以終身使用現有功能,以及所有曾購買的附加功能,也可透過優惠方案訂閱新增功能。

正所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我們使用電腦和手機時,都會想方設法蒐羅適合需求的應用軟體和平台。這些服務有些免費(free),其獲利來源包括廣告、聯合行銷、使用者的人數及資料等;有些必須額外付費(premium)成為會員,始可使用進階功能。例如在某影音平台,付費會員可享不受廣告干擾,以播放和等功能。付費機制往往採用「免費增值」freemium,為freepremium的合體字)模式,使用者免費試用一段時間後,自動成為付費會員,必須定期繳交會費。

免費試用時固然很開心,但自動轉為付費會員時就得格外小心,才不會讓錢財白白流失而不自覺。的確,訂閱服務讓生活更輕鬆愉快,但從帳戶自動扣款的額度可能會隨時間快速累積,尤其當我們在免費試用到期時忘記取消。

幸運的是,有些應用軟體可追蹤定期付款,也可幫忙留意那些可能不再需要但仍付費的訂閱。不幸的是,這些工具多半採「免費增值」模式,試用一段時間後,可能帳單又多出一筆訂閱支出。這就如同教人斷捨離的書,有時該書也會成為購買者必須斷捨離的物件。

其實,訂閱錢坑不只發生在網路,實體通路也處處可見。本世紀初,筆者曾向一家知名出版社採購一套兒童美語錄影帶,內容相當生動活潑。多年後,閒來無事查看信用卡帳單,發現每半年就有一筆該出版社的扣款。只怪自己粗枝大葉,那些早已不用的錄影帶,竟然年年繳交維護費用而不自覺。令人不齒的是,該出版社默默坑錢發大財,在扣款前未曾徵詢客戶需求,而扣款後也未再另函告知客戶。

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,當過冤大頭之後,筆者對相關訂購及扣款都格外小心。一時小小悶虧,或許能幫未來省下大大荷包呢!

【2024/9/25 聯合報】